📺片名:《放牛班的春天》
🔍类型:剧情 / 音乐
🍃法国|2004|片长97min
⭐豆瓣评分:9.3

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(提名)
🏆第62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(提名)
🏆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(提名)
电影讲述了1949年的法国乡村,一所名为”池塘之底”的寄宿学校静静地伫立在阴冷的山间。这里收容着被社会遗弃的”问题少年”,他们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,在体罚与冷漠中渐渐失去对世界的期待。直到一个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的到来,用他那双能看见孩子灵魂的眼睛,和一本写满希望的乐谱,为这些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春天的门。
马修第一次走进教室时,迎接他的是孩子们的嘲笑和恶作剧。这个秃顶、微胖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如此普通,却有着惊人的洞察力。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用暴力镇压顽劣,而是敏锐地发现:这些所谓的”坏孩子”,不过是一群渴望被关注、被理解的孤独灵魂。
影片中最动人的转折发生在合唱团第一次正式表演时。那个总是用冷漠伪装自己的皮埃尔,在马修的鼓励下终于开口独唱。当清澈的童声在教堂穹顶下回荡时,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洒下来,仿佛上天也在为这个被重新发现的灵魂喝彩。
而马修与孩子们告别时的场景,更是让无数观众泪目。被校长解雇的他默默走出校门,身后突然飘来一架架纸飞机。抬头望去,每个窗口都探出小小的身影,他们不能下楼送别,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不舍。这些纸飞机上写满了稚嫩的音符和祝福,是孩子们学会的唯一表达爱的方式。这个没有台词的场景,胜过千言万语。
经典镜头:
小佩皮诺每周六固执的等待,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。前两次都是阴冷的雨天,他站在铁门后的身影小而倔强。而第三次,当马修真的在周六带走他时,画面突然转为温暖的黄昏色调。小佩皮诺抱着行李奔跑时,书包里掉出的玩偶被故意留在画面中——这个被遗弃的玩偶,暗示着他终于可以告别”被抛弃者”的身份。
影片之所以能打动无数观众,不仅因为优美的音乐和精湛的表演,更因为它触及了人性最深的渴望——被看见、被理解、被相信。在这个充斥着标签与偏见的世界里,马修老师教会我们:没有天生的”坏孩子”,只有未被发现的闪光点。
很不错的电影,故事后劲十足,准备好纸巾,你会笑着流泪。